關註:臺SD記憶卡海網海峽導報
  臺海網(微博)8月21日記憶體訊 據《福建日報》報道,走在樹影斑駁的步行道上,處處透著清涼與愜意。小巷深處,奼紫嫣紅的迷你花園令人眼前一亮。旭日初升或夕陽西下,喜歡漫步在臺北的街頭巷尾,不為別的,只因醉心於那片綠意濃濃的世界。
  馬路兩旁高聳的行道樹,鬱郁蔥蔥,遮天蔽日,行走其間,處處是愜意與清涼,就連呼吸也自由暢快起來。路邊是青翠欲滴的芳草地,還有各種叫不出名的花朵,總讓你在舉足低太平洋房屋頭間瞧見它的綻放,不經意間便多了幾分驚喜。
  即便是炎炎夏日,這臺北街頭的綠意依然蕩漾,仿佛是要與春天一爭高下。每次出門赴會或採訪歸來,我總SD記憶卡要在街頭走上一段路,在步行道上尋找那一抹抹醉人的綠,聞聞花香,養養眼,著實再好不過了。
  在臺北,各大ddr4公園、市政道路總是綠意盎然,四季繁花。騎行在臺北仁愛路、敦化南路,發現原有的八車道被三個綠色隔離帶隔開,綠樹成蔭,涼意陣陣,來往的車輛少了烈日的炙烤,卻多了些許清涼,頓時可愛起來。
  臺北產業局有關人士說,在保證行車安全的前提下,道路兩旁會儘量多植綠。怪不得在臺北的各主幹道路口,大多能見到精心佈置的“綠島”。在多暴雨颱風的臺北,這樣的道路或公園在植樹時總會選擇能抗風、耐污染的樹種,好讓樹木成活得更長些。
  易維護和管理,是選擇行道樹時必須考慮的。臺北工務局公園道路工程管理處有關人員說,路邊植物不能長得太快,也不能影響到周邊居民的生活。比如,木棉棉絮有可能導致部分市民過敏,而榕樹根系龐大易延伸到地下室,堵塞溝渠等等。種植時就得慎重考慮這些樹種,需要反覆篩選。
  如此綠意濃濃的大街小巷,不免讓人多了幾分出行的欲望。在臺北,只要是寬約12米及以上的道路,都會設置人行步道,併在步道旁植樹。而新規劃的道路,大多有意縮小車道的寬度,增加人行道的寬度,然後在路邊種上各種綠樹、花草,再置上休閑椅,以吸引更多市民和游客自由行走,享受行走的快樂。
  正因為如此,臺北的有車族往往棄車不用,上下班時選擇搭捷運、騎自行車,或者徒步,隨便問上七八個人,這原因往往是處處可見的“綠島”讓人願意停下腳步,慢下來,好好呼吸俯身即拾的綠意。看來,愛綠、愛行走並非是我這個外地人的“專利”,它早已融入臺北人的血液,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情趣。
  臺北市產業局的一位朋友告訴我:“愛綠早已是臺北人的生活習慣!”其實,臺北多年來一直在推動家庭植綠、社區植綠。2010年臺北花博會時,市民可以免費向當局申請花盆、花土、苗木,去植下一片綠;臺北的社區也可免費向當局申請苗木,來扮靚公共空間。
  穿梭於臺北市各級行政部門採訪,總能欣賞到各式各樣的漂亮盆栽,或置桌上,或掛牆上,或擺走廊,賞心悅目,綠意蔥蘢。繁忙的辦公室,有瞭如此多的綠意滋潤,會讓人舒緩許多,那份愜意與美好便油然而生。
  漫步在臺北的小巷,時常會見到每家每戶在門口放上一兩棵頗有藝術造型的盆栽,或鮮花扦插,或盆景造型,似乎是在比拼主人的綠色品味。陽臺的綠化也不可少,據說一位愛綠人士在自家陽臺種下了100多株各式綠栽,引來鄰居頻頻光顧,紛紛贊許他的“空中花園”。
  就連路邊的商家,不論是咖啡店、飲食店,還是零售店、服裝店,門前也會擺設三五個大小不一的綠色盆栽,造型獨特,很是吸睛。既然顧客愛看,很多店家也願意用綠植來點綴自 己的店面,賦予商品多一些生機。而一些公共建築,乾脆直接在外牆種上了綠色植物,既能收集雨水,又可利用植被給大樓降溫,自然也成了一道撩人的風景。
  近年來,臺北還大力推廣閑置地塊綠化。“以前,公共用地閑置,短期沒有規劃的,就用圍擋圍起來。現在,只要有人有意願認養綠地,就可申請把空地變成‘綠島’,作為周邊居民休憩的場所。當局施工,義工維護。”市民廖小姐說,目前臺北已經有近百個“綠島”,正在做和規劃做的也有五六十個。
  在臺北住的日子一長,每天總忍不住去晨跑一圈,在滿目皆翠的斑駁樹蔭里,才發現臺北縱有千般好,我卻偏愛那一抹抹綠。我知道,愛綠、護綠已經流淌進每個臺北人的觀念中,融入他們的生活習慣里,成為一種親近自然、善待自然的時尚,而我則願意把這份時尚早點帶回來!
  責任編輯:吳生林  (原標題:偏愛臺北綠意濃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s47ksmxr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